詳情
5G將至,展望未來發(fā)表時間:2018-03-15 09:09 每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巴塞羅那圓滿閉幕,5G(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,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)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絕對主角,從設備商、終端商、芯片商到應用廠家,紛紛發(fā)布5G重磅新品。 5G第一版國際標準將于今年6月完成,而我國5G研發(fā)試驗第三階段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,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開始布局5G試驗網。目前看來,5G在中國的初步落地,已經基本上鎖定在2019年,正式商用約在2020年。 如果說2G向3G的轉變實現了業(yè)務由通信向個人應用的跨越,那么4G向5G的轉變將成為通信歷史上最重大的變革,實現了由個人應用向行業(yè)應用的轉變。 通信業(yè)界將5G的應用劃分為三個場景:增強型移動寬帶(eMBB)、海量物聯網 (mMTC)、高可靠低時延(uRLLC)。 增強型移動寬帶(eMBB) eMBB相當于3G到4G網絡速率的變化,用于為用戶提升更好的應用體驗。4G現在已經很快了,但是還不夠,5G要做到的目標是最大平均10Gbps,即每秒鐘1.25G數據傳輸,約為4G(100Mbps,每秒鐘12.5M數據傳輸)的100倍。如此高的速率可以極大的改善我們的網絡體驗,舉例如下: 1、高速上傳下載。(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幾秒,文件傳輸速度將比現在迅猛提升。) 2、3D視頻,4K甚至8K視頻流的實時播放。(平昌冬奧會4K超高清轉播便使用了5G技術。) 3、結合云技術,工作,生活和娛樂全都交給云。(高速網絡下,“下載”這個概念可能將不復存在,網絡=硬盤。) 4、AR,VR與游戲生活相結合。(解決現在AR、VR設備的卡頓、適配等問題。) mMTC和uRLLC是針對行業(yè)推出的全新場景,推動5G由移動物聯網時代向萬物互聯時代轉變。物聯網這個話題最近幾年來一直占據著熱門,但是受限于終端的功耗以及無線網絡的覆蓋,廣域物聯網仍處于萌芽的狀態(tài),其中功耗問題是困擾著物聯網技術發(fā)展的最大障礙。 3GPP曾專門推出了針對廣域物聯網的窄帶物聯網技術,通過限定終端的速率、降低使用帶寬、降低終端發(fā)射功率、降低天線復雜度等方式降低功耗。而5G在這個基礎上通過降低信令開銷使終端更加省電,使用非正交多址技術以支持更多的終端接入,較好的解決了功耗和覆蓋問題。 伴隨著5G網絡的出現,可以預見未來物聯網必將大熱。而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如智慧城市、智慧建筑、智慧家居、智慧物流、智慧電網、智慧農業(yè)等產業(yè)也將在5G的助力下加速發(fā)展。 高可靠低時延(uRLLC) 4G網絡的出現使移動網絡的時延邁進了100ms的關口,使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應用如游戲,視頻,數據電話成為可能。而5G網絡的出現,將會使時延降到更低,會為更多對時延要求極致的應用提供生長的土囊。諸如遠程醫(yī)療手術、遠程駕駛、車聯網自動駕駛、工業(yè)控制等領域也將在此基礎上實現質的跨越。 (綜合新華社、鳳凰網、騰訊科技等) |